paul

行读一生,诗唯原创。

我与考试之二

(原创)关于高考的记忆

又到高考时节,似乎整个社会也即刻紧张起来,听说今年有近千万的高考学生,真是可怕,不过现在招生名额远比过去多得多,招生比例几乎有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了。想来,学生们也不会太过于紧张了吧。

想起我自己的高考经历,真是时代不同,也感概良多。

我是87年参加高考,在七月的七、八、九三天。你看,现在提早了一个月,听说是为了避开炎热的七月,多好。记得考试答题的时候真是热啊,一边冒汗一边思考,教室里连电风扇都没有,更别说象现在城市里有的高中教室都配了空调了。

不同的还有高校招生的名额,记得我们那时参加高考能够进入大学的考生比例就在四分之一左右,进本科的比例是十分之一,拿到高校录取通知书就算是参加革命工作了、转户口(这一点对于农村学生很重要)、上粮油关系,真是很有意思啊。

我对于高考印象最深的记忆是校园里发生的变化,好像我们高考时节,高一、高二年级都已经放了暑假了,学校里只有高三的学生,学校食堂也冷清多了,不用再象以前那样要争着抢着去打饭了(我们那时学校里经常有因为争着买饭而打架的事,说起来现在的学生可能已经很难理解了)。更为难得的是,班主任给我们住读的学生每人发一张加餐票,凭票可以到食堂领一份清炖肉汤,另外,每人发两瓶汽水,汽水我不舍得一下子喝完,晚上在宿舍里看书就喝那么一点点,感觉很满足。记得那三天教室作为考场晚上是要关闭有人看守的,所以不能再去教室,就只好窝在宿舍里。

即使宿舍里也会有很大的变化,我们住读生,绝大部分是农村来的孩子,到了高考时节,有些有亲戚在县城的学生晚上会被叫去亲戚家里吃饭或者过夜,所以宿舍里也走得七七八八,真正象我这样家长照顾不到也没有亲戚关心的学生是很少的,往往只留下一两个人,倒也落得清静,无事可做,又热得睡不着,我消磨时间的方法就是洗衣服,在水房里微弱的灯光下,边洗衣边大声唱歌,随心所欲地吼。

好在三天时间很快就过了,我们理科考七门课程,其中语文和数学卷面总分各120,英语、政治、物理、化学各100分,生物50分,总分是690,考过之后自己觉得不是很理想,但也没有太多不会做的题目。我到如今仍然不清楚现在的高考分数是怎样计算的,什么900分,又是相对分,真是有点故意糊弄人。好在我那时考完后,心态就完全放松了,回家帮父母干些农活,心里很平静也有些期待。

暑假的时候,代替父亲出公差(“出公差”和“顶职”是八十年代初期的流行语,几乎和“上山下乡”一样容易理解,出公差就是乡里修路建水库之类,农村人无钱可出,政府便要求每家每户出劳动力去帮着干没有工钱的义务活),村里的人也私下里问我考得怎样,我自己多少有些信心,只是没有拿到录取通知书,总不敢大方地说肯定没问题。后来结果出来,我考了525分,上了湖北省的本科线,剩下就是等通知书了。

因为自己填报志愿的顺序问题,没有能上心中理想的学校——同济医科大学。一直到八月底了仍未收到通知书,心里不免有些着急。记得好像是 8月28日,我去县城(那时从家里去一次县城也不是很容易),问我一个和我同样分数的同学,刚好他父母是邮电局的职工,下午三点的时候,从武汉来的邮件刚到,他父亲去查,果然收到我和他的通知书,是同一所大学,那时心里总算稳妥了些。之后回家,父母知道后也确实高兴了一阵,接着就是按照通知书上的要求准备上学的钱物(好在那时读大学不用缴学费,否则我肯定是没有机会继续读书了)。

这些就是我关于高考的记忆,现在想来,真是时代不同啊!

于2007年6月7日

(这是三年前写的关于高考的记忆,每年到了高考时节,总会想起自己的高考日子,往事如新,历历在目。看现在电视新闻,很多父母早在高考前1个月就已经为参加高考的儿女订好了酒店,想起那时高考,自己一个人一边洗衣一边高歌,晚上呆在黑黑的宿舍,真是恍如隔世啊。重新再发一次,算是给自己一种激励吧。2010-06-06夜)

评论

热度(3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