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ul

行读一生,诗唯原创。

我与考试之一

(原创)人生的中考

高考刚过,一帮学生解脱了,很快又到中考时节,又一帮学生为了上一个好高中、为了自己的人生梦而步入考场。人活在世上,一个字,累!而生长在人多竞争大的中国,就更加累了。

累其实不算什么。记得一个朋友说过,辛苦的劳作,为了梦想而努力,再累也没事;睡一觉,第二天起来又浑身带劲。最怕就是心累,心理上的压力对人的影响往往大过体能。而我的中考和初中生活,虽时隔多年,回忆起来,品味的大多是平淡和苦涩了。

我是81年进入初中,因家在农村,上的也是农村学校-富有中学。学校的条件简陋,类似开口的四合院,中间是操场,三边围着简单的几间瓦房。三个教室、一个教师办公室、几间老师寝室、男女生各一间宿舍。宿舍里学生不分年级都是睡大通铺、几张木架床连在一起分上下。教室就四面透风、冬天冷得发抖,不过那时少不更事也不觉得苦。吃饭是自己带米和干菜到学校食堂里蒸。印象最深刻的是,学校规定学生每学期向食堂缴若干柴火,定期午饭前在食堂门口排队点名检查,到期没缴齐的学生就不让进食堂拿饭菜。作为男孩,我为此还帮高我一年级的姐姐从离校10里路的家中挑了好几次柴火到学校。

学校的生活单纯又幼稚,有快乐也有心酸。记得有一次,母亲为了缴公粮挑一担红薯丝到学校附近的粮站卖(缴公粮是任务,但粮站也会按数量补贴一点钱给农户),粮站职工说红薯丝不够干爽,正好那天烈日当空,母亲就借用学校的操场晾晒以免再挑回家,临近傍晚我帮着收红薯丝,母亲赶着粮站下班之前再挑去卖。那时生活的艰辛可想而知,确实父母为了我们读书付出了太多的辛劳和汗水。而我,正是在这样的懵懵懂懂和循规蹈矩中坚持度过了初中三年时光。

好在我的成绩不错,算是给父母一点安慰和希望。学校里每年级就一个班,年级越高人数越少,到了初三就不到20人。记得我和另外2个同学代表学校参加全县的语数外三科联赛并获得了二等奖,算是为学校争光。我还经学校推荐参加全县的数学竞赛,但成绩不是很理想。我怀疑奥数是不是很早就有,因为当时竞赛的题目好多根本就看不懂。也是从那时起,我感觉到农村学生和城里学生的差距,并记住了一个美丽的名字“石丽东”。

城乡的差距还体现在别的地方,印象中考试时间是在6月20、21、22号三天,因为学校规模小不设考场,我们需要提前一天步行8公里到横石、也就是当时的县二中那里,借用二中的学生宿舍住下,随时准备,为自己的人生投入战斗。记得步行的路上,天气炎热,我们和带队老师走到一个叫“石壁下”的地方,很多学生俯身就着路边的一井清泉喝水解渴,老师还提醒我们别喝生水,其实假期在农村山地干活的时候,我们大都是喝惯了生水的。

考试的情境已经模糊,只记得,因为二中的食堂需要饭票才给打饭,我们临时来考试就只有自己走到镇上找吃的,人生第一次上餐馆吃饭,一大群人合伙炒几个菜,我第一次知道了农村的豆腐皮镇上叫做“千张”。

那时候,尽早出来工作、减轻父母的负担是几乎所有初中毕业生的首选,所以,上中专比上高中的竞争更大,中专的分数线也比高中高出许多。我中考的第一志愿是咸宁卫校,希望将来成为医生,也可以为多病的父母减轻病痛。分数线出来后,我虽然够线了,但通知书一直没来,这期间,还连夜赶路好在限期前到离家60里路的县医院体检,之后就是杳无音信的等待。

一直到考上县一中的同学已开学半个多月,中秋节后,我实在等不及,决定自己到教委招生办去问,母亲还让我顺便带个芝麻饼(当地的月饼)给在一中读书的姐姐。那天的情形我一辈子难忘,天没亮起来,一个人步行60里走到县教委,已是下午快四点,问招办的人,原来我的档案一直压在文件的最下面,被忘记了。给我的解释是身高才1.39米,够不上卫校的试验台,所以咸宁卫校没录我,档案也忘了给县一中。好在当时招办的人打电话给一中的教导主任,写一张介绍信让我到一中找方主任报到,这才得以进入县一中继续读书。

接下来一样难忘。下午快放学了,我手拿介绍信到一中找到方主任,他问了下具体情况,就让我找高一(六)的班主任谢老师,就这样我成了高一(六)班的一份子,虽然比其他学生迟到了近一个月,而且什么用品也没带。本来,谢老师让我晚自习后到班上的男生宿舍找他,他安排我住宿,我有点紧张没听明白(人生开始需要听普通话了),而且那晚我独自坐在教室角落很让同学好奇,自己也很紧张,还没来得及认识班上的男生,又不知道宿舍在哪,就到高一(四)班去找我初中同学借宿了一晚。接下来的日子,上课之余,找纸箱铺开当被、找竹片编在一起当床板(当时一中要求学生自己带铺板,真是让人一生不忘的奇葩要求),就这样匆忙地开始了我的高中生活。

(后记:现在回想,初中毕业,十四周岁已过,身高还不够一米四,恐怕是很少了,那时的营养不良、发育迟缓可想而知。我高中毕业也才一米五五,不过到大学时,经常踢球,大学四年,身高增长了近15厘米。现在孩子成熟较早,到大学还长身体的,恐怕更少了吧。所以我大学毕业时,四年间一直睡我上铺的同学最愤愤不平的就是,入校时比他矮一截的小弟居然高过他了,这在留言册上引为笑谈。)

于2013年6月20日

评论

热度(7)